年的概念
作者|刘少华
审核|董晨晖 赵经远
编辑|贺柏翔
“年”,称为地球年、太阳年,指的是地球在轨道上绕太阳公转一圈后回到原点准备再次公转的时间单位。当然对于不同的行星“年”也是不同的,比如在火星上,火星人用的就是“火星年”啦,指的就是火星进行完整的运行绕太阳轨道一圈的时间。在地球上一年的长度取为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如果选取的定标点不同,年的定义也不同。比如常见的几种年的时间:
“回归年”(太阳年)=365.24219日;
“太阴年”=354.3672日
“儒略年”=365.25日
“恒星年”=365.25636日;
“交点年”=346.62003日;
“近点年”=365.25963日。
太阳系(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天文学中年的种类还真的不少,小星给大家介绍几种不同的“年”。第一个,先给大家讲讲什么是上面提到的“儒略年”。儒略年是儒略历中一年的平均长度,被明确的定为365.25日,一日为86400秒,总数为31,557,600秒。基本上,儒略历只被用于精确的指出日期的间隔(不是真实的年)。用于距离上的光年,也以儒略年作为计算的单位,由于儒略年只是测量时间的单位,并没有针对特定的日期,因此儒略年与儒略历或任何其他的历都没有关联,也与许多其他型式年的定义没有关联。
恒星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颗恒星附近的时间间隔,这是地球的公转周期。长度为365.25636日。
“恒星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归年是指太阳连续两次经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反映了四季变化,长度为365.24219日(365日5时48分46秒)。由于分点岁差的缘故,春分点会在黄道上缓慢的西行因此回归年比恒星年短。
在上个星期小星给大家介绍了什么是格里历,格里历为了让春分点维持或接近3月21日,因此依附在回归年之下,一年的平均长度是365.2425日。
“回归年”(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点年是地球连续两次经过近日点的时间间隔,长度为365.25963(365日6时13分54秒)。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有近日点和远日点两个特殊的拱点。由于其他行星的引力扰动,地球轨道的形状和方向不是固定的,拱点相对于恒星会缓慢的移动,周期约为112,000年,导致近点年比恒星年长了一点。近点年也比回归年长,近日点相对于春分点的公转周期约21,000年,经历这一段时间近日点与春分点会回到相同的相对位置。
交点年,是太阳中心连续两次通过天球上的白道对于黄道的升交点(或降交点)的时间间隔。因同日食,月食的形成有关,又称食年。由于黄白交点以18.6年为周期向西移动,交点年比恒星年短约20日;其长度为346.62003日,即346日14小时52分52.9秒。应用于日食、月食的推算。
太阴年,即12个朔望月的长度,为354.3672日(354日8时48分46秒)。
讲了这么多的不同年的定义,有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复杂呢?时间的确定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其影响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科学发展的必要因素。
参考资料:
[1]年,维基百科https://en.m.wikipedia.org/wiki/Year
有关年的更多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小星会一一为大家解答哦~
关注公众号“星明天文台”,和小星一起踏遍星辰,收获浪漫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星明天文台):年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