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明天文台

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业余天文台,在这里汇聚了众多的顶尖爱好者。我们致力于彗星,小行星,超新星,新星等各类新天体的发现。

闰秒的风风雨雨

作者|邹乾一

审核|丁    乙

编辑|席宇博

前阶段科普文中我们介绍了有关闰年的概念,有同好留言想了解关于闰秒的故事。在介绍闰秒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如下几个名词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它。这几个名词分别是:秒、世界时(UT)、国际原子时(TAI)和协调世界时(UTC)。


何为秒

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目前所知,关于秒的定义最早出现在摆钟被用作计时工具之后:1660年,伦敦皇家学会提出使用秒摆的摆长作为长度的单位,在地球表面,摆长约一米的单摆,向一个方向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大约是一秒。后来又依据地球绕轴自转和绕太阳公转,以平太阳日的1⁄86400来作为秒的定义,即1秒=1⁄86400平太阳日。

闰秒的风风雨雨

每秒滴答作响的钟摆式擒纵装置(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现代意义上对于秒的定义来源于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也称为原子时秒,规定:1原子时秒为地球海平面上,铯133原子在某一个特定跃迁发出的辐射振荡9192631770个周期所用的时间(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所在的环境须是零磁场)。

闰秒的风风雨雨

铯(图片来源:wikipedia)


何为世界时(UT)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英国格林尼治平太阳时0时作为世界时(UT)系统的起算点。到了1956年,人们将由天文观测直接得到的世界时系统称为UT0系统;加上地球移动改正项的世界时系统称为UT1系统;再加上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改正项的世界时系统称为UT2系统。

闰秒的风风雨雨

格林尼治天文台(图片来源:wikipedia)


世界时作为全球的标准时间,其产生和保持由天文台站负责,天文台通过天体测量的观测结果调整和修正精密时钟,并通过媒体等渠道(如广播)授时。随着技术和测量水平的提高,世界时的准确度也逐渐提高。然而天体运动的周期并非完全稳定,测量精度又是有限的,且测量周期较长,故其逐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需求,因此出现了国际原子时系统。

 

何为国际原子时(TAI)

国际原子时简称原子时(TAI),同样来源于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它的起算点是世界时1958年1月1日0时0分0秒,即认为在这一瞬间,原子时与世界时重合(事后发现,该瞬间原子时与世界时并非完全重合,而是相差0.0039秒)。

闰秒的风风雨雨

位于瑞士的FOCS 1铯原子冷喷泉原子钟(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现今,原子时由国际计量局(BIPM)的时间部门维持,根据全球约60个实验室中的大约240台自由运转的原子钟提供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原子时,再由各授时单位发布。我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造的两台铯原子钟在1981年通过鉴定,参与原子时协调工作。我国还建立了以国家授时中心为基础的全国统一原子时系统,每天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全国各科研机构提供准确的原子时。

 

何为协调世界时(UTC)

原子时虽然稳定,但与天体运行无关,其时刻没有实际意义,而世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重要意义,不能完全舍弃。协调世界时(UTC)就是为了将世界时和原子时协调起来而出现的一种时间系统,简称协调时,它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早期为了过渡,采用一种秒长稍有变化的协调时,1972年1月1日后,协调时的秒长严格等于1原子时秒),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世界时。

协调时既基于世界时(UT),又与原子时(TAI)有着莫大的联系。1975年,第15届国际计量会议确定协调时为民用时间的基础,目前世界各国时间服务部门提供的标准时间均为协调时。

 

协调时带来闰秒

协调时采用原子时中的秒作为基本单位,进行分、时、日、月、年的计数,而世界时以地球自转为基础。然而地球自转不是均匀的,并且自转速度逐渐放缓,所以原子时和世界时不能简单的对应起来,这导致了大约每过几年原子时会就与世界时相差约1秒的时间。对于日常生活而言,长此以往将会造成协调时与生活经历不符;对于宇航及科研而言,一秒之差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闰秒的风风雨雨

1962年至2017年每日长度的变化(图片来源:IERS)


当前处理方法

那么什么是闰秒呢?当原子时与世界时(UT1)相差超过0.9秒时,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就负责对协调时增加或减少1秒,分别称为正闰秒或负闰秒,合称为闰秒,也称为跳秒。

闰秒调整一般发生于协调时公历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钟,当正闰秒时,时钟显示23:59:59之后是23:59:60,然后才显示00:00:00;当负闰秒时,时钟显示23:59:58之后便为00:00:00。由于时差,设置闰秒的时间对不同地方的人来说会有差异。从1972年至今已进行了27次闰秒,全部为正闰秒。

闰秒的风风雨雨

目前已进行的27次闰秒操作(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不足之处与争论

闰秒的不足之处也正是其引起争论之处。首先,对于科研、导航等需要高精度时间的行业或系统而言,人为地增加一秒会直接导致时间的中断与混乱。假设一个研究所在多个时区均有机构分布,在增加闰秒时忘记给其中任何一个机构增加闰秒,其进行时间连锁的仪器必然会引起崩溃。然后,由于一些程序无法识别连续两个相同的秒数,也会导致程序崩溃,从而造成大量经济损失。此前曾因闰秒调整致使手机失灵,2012年7月闰秒过后,澳州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也发生了崩溃,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最后,对于普通民众以及人们日常的生活而言,多一秒少一秒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远不如传统农历中少掉一个闰月影响大。


2008年4月,国际电信联合会(ITU)的工作小组提出停止闰秒的计划案。2012年1月,国际电信联合会决定在2015年的世界无线电会议中再决定闰秒的存废,然而这次会议中,各方争议与分歧仍然很大,最终,世界无线电会议决定2023年再行讨论。



参考资料

1. 协调世界时,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协调世界时/787659?fr=aladdin#1

2. 秒,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秒/2924586?fr=aladdin#5

3. 闰秒,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闰秒/696742?fr=aladdin

4. Leap second,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Leap_second秒、国际原子时

5.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ordinated_Universal_Time

6. Greenwich Mean Time,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enwich_Mean_Time

7. Second,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ond

8. International Atomic Time,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ational_Atomic_Time

9. 国家授时中心闰秒公告,中国科学院,http://www.cas.cn/tz/201607/t20160720_4569148.shtml

10. 贾焕阁、李芝萍,天文·时间·历法(第二版),气象出版社,2011年6月

11. 萧耐园,秒的变迁,天文爱好者,2015,(5):40-45

12. 谢懿,闰秒:是废还是留,天文爱好者,2015,(10):47-51


END


有关闰秒的更多疑问,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小星会为你一一解答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星明天文台”,和小星一起踏遍星辰,收获浪漫吧~

闰秒的风风雨雨
闰秒的风风雨雨
闰秒的风风雨雨
闰秒的风风雨雨

发表回复